大连商场是一家有着八十年历史的老店。上世纪九十年代初,在大商经营海参的业户共有八家,每家铺面只不过是一米宽的玻璃柜台,而各家销售的海参产品都是清一色的盐干海参。虽然产品感官上高度同质化,但内在质量却有所不同。刘春宝家的海参真材实料,发制率高,颇受顾客喜爱。但回头客们很快发现,再到大商买海参时,想找到刘春宝家的海参是件很麻烦的事。因为八家铺面既没有字号,包装物也没有商标,单从干海参外观上看也很难分辨。
其实,刘春宝也在琢磨这件事。用什么方法能让自家的海参与别人有所区别呢?一天,他和朋友一起吃饭,顺便把自己的烦恼说给大家听。同桌的一位穿着名牌T恤的朋友问刘春宝:“你穿的这件T恤多少钱?”刘春宝回答“五十块钱。”,对方说;“你看我这件多少钱?”。刘春宝端详半天,无论从面料还是款式都没看出太大差别。朋友告诉他:“我这件T恤六百多。”朋友指了指T恤上的商标得意地说;“这是‘牌子’!”刘春宝没有想到“牌子”的威力这么大,竟然有点石成金的魔法。
于是,刘春宝在想,海参是否可以也有个“牌子”呢?他辗转找到了工商局,经工作人员讲解才闹明白,原来“牌子”就是商标,是用于区别商品和服务的。刘春宝豁然开朗,自己苦苦寻找的不正是“商标”吗?他马不停蹄地找到商标事务所,一口气申请了“棒棰岛”、“金石滩”、“星海湾”等十个商标。就这样,刘春宝成为同行业中为海参注册商标先行者。
“棒棰岛”这三个字在大连人心中有着特殊的意义,刘春宝决定首先使用“棒棰岛”商标。拥有了商标这还远远不够,怎么能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棒棰岛海参,他想到了广告。上世纪九十年代,大连电视台有一档新闻评论栏目《新视点》非常火爆,深受观众喜爱,栏目关注的热点问题经常成为老百姓街谈巷议的话题。刘春宝看准《新视点》的高收视率,毅然决定在这里投放广告。“棒棰岛海参大连商场独家经销,除此之外,均为假冒。”这则由栏目主持人配音的五秒钟广告一经播出,立即引发了海参市场一场不小的“地震”。棒棰岛海参也因此在大连家喻户晓。
注册品牌、广告宣传、大商独家经销,这三板斧下去,刘春宝第一次尝到了“好货不愁卖”的滋味。棒棰岛海参的销售额由原来的每年150万元很快蹿升到了1000多万元,最高时,棒棰岛海参在大商的30平米柜台创造了近亿元销售额,甚至超过了黄金、名表等专柜。没用几年功夫,棒棰岛就从一个“前店后厂”的手工作坊,发展成今天拥有300多个销售终端的全国性品牌。
意识到商标的重要,2011年,刘春宝协助辽宁省渔业协会申请注册“辽参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并获准使用。在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组织的“2016最具影响力水产品区域公用品牌”评比中,“辽参”斩获第一名。2018年12月,“辽参”入围“中国百强农产品公用品牌”